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印刷产品分类
书刊印刷类
精装书
对裱书
胶装书(无线|锁线)
骑订书
立体书
板仔书
抽拉书
EVA儿童书
教材教辅
商务印刷类
画册|宣传册
单张海报
折页
不干胶标签贴纸
联单
名片|卡片
信封
包装印刷类
包装盒
蛋糕盒
档案袋
文件袋
手提袋
过节送礼类
台历
挂历
利是封
对联
明信片
画册中心
包装中心
印刷包装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印刷知识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产品分类
画册中心
包装中心
首页
/
印刷包装资讯
/ 印刷知识
分类
√ 印刷包装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印刷知识
18
2021-12
广州印刷厂教你如何判断一本精装书质量好坏?
广州印刷厂教你判断一本精装书质量的好坏,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印刷、外观、内文和手感。 1、印刷 ①分版,尤其是外资厂印同一款多个版本书籍,无混版,留意图文、标志等。 ②正反面印刷无印错帖,正反面印刷对正,套印准确,误差≤0.2mm。 ③印刷色相完全符合客人提供的色稿 ? 使用德国产R410色相密度仪,主要图画色差在±3 % 范围。 ④正反面印刷过图、夹图并夹色。 ⑤文字、图案清晰,光泽层次感强。 ⑥网点饱满,5 % 细网不丢失,大点光洁不糊,网点增大值≤10 % 。 ⑦无墨杠、水杠、墨皮、崩字、糊版等。 ⑧无蹭脏、重点、重影、掉版、飞水、刮花、飞墨、脱墨等。 ⑨无多余角线胶片痕,版面干净无污渍、无粉迹等。 2、外观 皮壳方正、无污渍、无花痕、无皱、粘贴平实、无起泡、无破损,脊字分中、堵头布长度与厚度相齐不歪斜、圆脊起圆弧度一般情况大于书厚的5~6mm、书脊的弧度与书口弧度相称。 3、内文 内文衬纸与皮壳飘口三边位置一致,书芯一般小于皮壳3mm不歪斜,书脊与书口平实,方脊不出现喇叭型、无刀花、切斜,书芯与皮壳中心条位置无跌落,针孔无渗胶,串线无断线、线松、污渍,无大小页、页序乱,帖与帖之间胶水高度1~3mm,无空胶、假粘。 4、手感 持书有实重感,书槽明显有凹陷感,翻动前后皮壳面180°无吱吱声响,皮壳面书槽与衬纸出现假粘现象。另外,WIRO精装书,除上述装订相关工序质量外,打孔两头须居中、孔口平齐、无毛边,收口位为1mm,铁线不超过书芯。这样,不仅给人以不乏现代美感中的纯朴,而且更兼有现代工艺中的精致。 总之,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去判断一本精装书的质量,还可以通过感官,肉眼观察。 因此,广州印刷厂认为,一本好的精装书不仅需要精致过硬的生产技术,还需要有专业的生产设备,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需各工序质量的严格把关,直到最后工序产品质量完全合格。这样印刷制作出来的精装书才算得上完美精致的精装书。
16
2021-12
精装书有硬精装与软精装之分,圆脊与平脊之分
精装书有硬精装与软精装之分,圆脊与平脊之分。首先,硬精装、软精装很好理解,依据精装书封面所用纸张的软硬程度便可区分:封面较软可弯折的为软精装,较硬不可折的便是硬精装了。 但在,在区分精装书的圆脊、平脊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书脊?书脊就是书籍的前封和后封与书背的连接处。平装书的书脊不会高出书芯平面,而精装书的书脊则一般要高出书芯平面,平脊多采用硬纸板做护封的里衬,形状平整,圆脊多用牛皮纸等较韧性的材质做里衬,以便起弧。
14
2021-12
精装书装帧工序的质量要求标准
精装书装帧需要三个工序:书芯加工、书衬加工和套合加工。 下面,由华希印刷企业来总结下关于精装书芯加工质量标准要求。 1、压平 ①根据所压书芯(一本或数本)实际厚度调好压力规矩。 ②压平时书芯要碰撞整齐,不能有缩帖不齐、歪斜倾倒,要放平放整。 ③压平后的书芯厚度基本一致并要堆放整齐,四角不溢出、保证书芯不变形。 2、第一次涂书背胶 ①用胶种类正确,涂抹薄而匀,不溢不花。 ②第一次涂胶要保证扒圆的柔软度和牢固度,使扒圆起脊后不散帖。 3、扒圆 ①手工扒圆入手正确,机器扒圆调整得当。 ②扒圆的圆势以书芯厚度计算,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度~130度之间。 ③扒圆后的书芯圆势一致、小得歪斜或一端大一端小,保证切口边上下四角垂直。 ④书芯扒圆后无吡裂、皱折,牢固平整不回圆。 4、起脊 ①书芯夹紧定位正确,四角平整不歪斜,书芯脊部露出部分上下平行一致。 ②手工砸脊用力得当,无砸裂、砸皱,砸完书背挺括结实,保持圆势的正确无误。 ③起脊高度一致,纸板厚度在2.5mm以卜脊高为3mm,以上为4mm。书脊的凸出部分与书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10度(脊与面的倾斜度)。 5、粘书签带和堵头布 ①所用粘剂适当,涂抹均匀不溢出切口。 ②书签带长:比书芯对角线长20mm±10mm。书签带宽:32开及以下的书为3mm~4mm,16开及以上的书为5mm~7mm。 ③所粘位置:位于书芯中间距书背顶端10mm处,粘正、粘牢。 ④堵头布长:书背宽(方背)或书背弧长士1mm。 6、粘书背纸 ①粘剂选用适当,涂抹均匀,不溢不花。 ②书背纸长:比书芯短4mm。书背纸宽:同书背宽(方背)书背弧长比其多1mm~2mm。 ③粘后的书背纸两边宽度均匀一致不歪斜、粘平无皱折,长度均匀一致。 7、粘筒子纸 ①粘剂适当,涂抹均匀一致,不溢不花。 ②筒子纸的长:比书芯长3mm~4mm。筒子纸宽:为两个个书背弧长再加5mm粘口。 ③筒子纸材料选用正确。粘正不歪斜,粘牢不脱落,粘平无皱折。
12
2021-12
关于印刷的那些知识,你知道多少?
印刷的定义: 在国家标准GB9851.1—1990《印刷技术术语》中,印刷的定义是:“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为此,最新的国家标准GB / T9851.1 - 2008中将印刷定义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 / 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印刷(Printing,Graphic Arts,Graphic Communications)是把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简单意义上说,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也可以理解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 / 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印刷的字面涵义: 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计算机印刷文件可通过激光印字机、喷墨打印机或其它计算机打印机。在最近几年,计算机打印和工业化印刷工艺已经融合在一起,导致数码印刷的发展。 印刷的广义定义: 广义的印刷包括印前、印刷、印后以及与图文复制相关的各个工序、工艺。 印刷的发展历史: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发源于中国人独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 7世纪,唐朝初期出现雕版印刷。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 - 1049),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有记载的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1241年至1250年杨古为忽必烈的谋士姚枢用活字版印刷朱熹《小学》、《近思录》和吕祖谦的《经史论集》等书散布四方。 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 - 1330)发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几种版本加以证明。其中常被人们提到的是被称为宋本活字本的《毛诗》。由于该书的《唐风·山有枢》篇内的一版中“自”字横排著,完全可以证明是活字版。 王祯在《农书》中叙述木制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榍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王祯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万字的《旌德县志》100部。 中国金属活字的早期记载,见于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 - 1330)在《造活字印书法》(1298):“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元朝(1271年 - 1368年)已有双色红、黑套印之书籍。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县尹马称德,用十万木活字,排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册。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问会元》、《四友斋丛说》、《晏子春秋》、《小字录》、《栾城集》等。 明朝时期(1368-1644年),出现了双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层次的彩色印刷品。 15世纪中叶,约翰·谷登堡 (1397 - 1468)从1436年开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1445年开始设厂印书。直到1477年几乎传遍了欧洲并在欧洲流行开来,成为现代印刷术的起源。 1589年,西方的铅活字和印刷机传入中国,中国出版业开始以铅活字印刷出版图书。1590年用西方活字印行最早的图书———《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 (拉丁文),1819年印行了铅活字本的《新旧约圣经》 (汉字) 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汉文铅字,1842年被报到香港1844年美国人谷玄在澳门设花华圣经书房,利用台约尔的这套铅字经营铅印业务。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诏令制木刻活字。253500个木刻活字,在一年内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在图文并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中记述造木活字的程序。 1845年.德国又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 1860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以后德国又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印报纸用的轮转机,以及双色轮转机,到1900年又制成了六色轮转机。 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实现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 1859年美华书馆迁往上海,在这一年由该馆技师美国人姜别利改进了汉文活字规格,定出了37种标准,奠定了汉文铅字制度的基础。他又创造了电镀字模,发明了元宝式排字架。他还把中文铅字分成常用、备用和罕用三类,每类都以《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法排列。提高了铅印书的生产效率。从此中国开始创办活字印刷机构,印刷业逐步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与此同时,西方石印术也传入中国并得到相当的发展。凹版印刷术世纪末期也开始在中国使用,图书产品的形式也发生变化———精装与平装(相关阅读:平装书与精装书的区别)开始出现。
10
2021-12
精装书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众所周知,精装书相对于平装书而言,制作成本更高,生产工序更复杂,精装书成书前需要经过锁线、压平、刷胶、定型、套合等多道复杂的工序,最大的优点就是封壳坚固,能够更好地保护内页,最大好处就是便于收藏,使书经久耐用。
09
2021-12
精装书的结构展开图
精装书结构:封壳(包含封壳面料、纸板、书槽等)、环衬、堵头布、书芯
08
2021-12
精装书与平装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精装书与平装书的主要区别在于装订。 平装书就是我们平常用的书,一般采用胶装装订工艺,即用专门的胶装机器,使用特种装订用的热熔胶,将书的内页各印张粘在一起,再和封面粘在一起就可以了。封面就是一般使用铜版纸较多,比内页厚一点,整本书是可以弯折的,可以握在手里。而精装书的内页一般是采用锁线装订工艺,就是用线将内页锁在一起,再粘上胶,这样比较结实,不爱掉页。封皮一般为硬壳的,将印刷精美的薄纸或者布料、皮料糊在硬壳上形成书皮,再将内页粘在书壳上。精装书是不能弯折的,看上去档次很高,如果是硬皮面,显得更加厚重、精美。
07
2021-12
书刊印刷厂制作生产的精装书使用的胶水有毒吗?
问:书刊印刷厂制作生产的精装书使用的胶水有毒吗? 答:一般来讲,做精装书皮壳使用的胶水都是环保胶水,没有毒,但是不敢保证所有的印刷厂使用的胶水没有毒,毕竟很多小型印刷厂承接的精装书,绝大部分外壳都是外发给别人做,质量方面是无法保证,商家为了赚钱,使用低廉的胶水去做皮壳也是有很多的。因此,买家做精装书的时候需要考察下,这种印刷企业是否专业做精装书,是否具有配套做精装书的硬件设备?
<<
<
...
26
27
28
29
30
31
32
...
>
>>
电话咨询
联系我们